top of page
清奇總部
清奇設計
2015
公設|景觀|立面|辦公室
台灣|台中
——
設計總監|蘇靜麒
設計團隊:陳聖惠|陳姝蓉|詹晏君|楊慧蘋|王威凱|連宇帆
——
已有20多年公共設施設計之專業業績資歷。是一個擁有多年設計實務經驗並長時間持續追求「存在意義」的設計組織。執行內容包括建築設計、建築外觀設計、室內設計、室內裝置設計及戶外景觀設計。我們醉心於大方向的建築以至細小環節之整體跨界整合設計,空間內的大小物件及室內室外相關元素,甚至其使用管理之方向也均納入我們設計思考內。我們不斷追求生活與生命的價值,同時也體現在工作、生活與作品上。
清奇設計核心為表達出具有「存在感」的空間意象,作品中常呈現牆、陰影、反影、水、界面之間、簡單幾何,以至於空間呈現的寧靜氛圍。以「流動的時間感、劇場概念、自然侵入、明與暗的對比」等設計手法融入,運用無形的元素去擴深設計,進而影響觀者的思 維,為生命存在作最真實的呈現。
獲獎紀錄
2019|
上海成功設計大賽 空間類 成功設計大獎




設計的五個維度:
無序與有序
清奇會館坐落於迂迴的街道,展現出如西班牙RCR建築師在馬德里的作品一般,雖然周遭景觀與設計理念之間存在衝突,但卻能真實展現本土特質,顯示出在無序中包容的極致。基地嵌入破碎的地塊,形成從無序走向有序的過程,帶來一種寧靜的氛圍,並通過植物自然生長的修補與周遭環境融合,成為街道邊靜謐的美術館般存在。
風與綠
我們的設計出自於美的角度,為了創造風與綠的美感,曾於2016至2019年進行相關研究。其中,集風器獲得2017年IF獎。會館建築採用碎塊盒體設計,盒體之間充滿水,像水中的冰塊,增加風的接觸面積以降低區域溫度。基地前的空間設計使得視覺穿透,讓水與綠意共享,創造一個舒適的開放場域。
歡樂與憂鬱
我們在網路上獲得的“小確幸”常伴隨著短暫的失落感,這使得我們不斷調整自我以追尋流行元素的快樂。法國作家圖森的作品中描寫了都市人超越一般生活追求的感受,這種法式憂鬱深刻影響著我們的設計。在會館中,憂鬱的情緒透過色彩、燈光以及周圍的影像而流露,提醒人們時光的易逝。
品牌與本質
著名品牌如HERHES與LV的成功源自本質的生活需求,隨後再經過美的琢磨與品質追求。清奇會館使用了多個優秀設計品牌,強調設計者需要理解品牌的本質,並在生活中引導使用者體驗設計的真諦。這也是清奇設計事務所的基本信念,透過經驗與品味,塑造出生活的品質。
捨與得
所有事物皆需捨去才能獲得,我們相信會館的價值不僅僅是為了客戶,也為了成員、鄰里及大眾。因此,我們成立清奇講堂,舉辦非營利性的講座與參訪。風格與理想之間的捨得,也是設計最終的挑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