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利勤總部

利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公設|景觀|立面|廠房|辦公室

台灣|雲林

​——

設計總監|蘇靜麒

設計團隊:紀憲儒

​——

在形的意象發展裡,一種如胎兒在母體裡的形象-黑夜裡的建築體以一條細長如帶狀的長管,聯繫在暗黑夜色中發光的玻璃盒體,片狀的前牆隱蔽保護著這看似脆弱的形體,一如記憶裡最深層在母體內的印象。

獲獎紀錄

2008|
空間母語建築獎 入圍

D8B_7752.jpg

一.傳達生命型態的意象-
在形的意象發展裡,一種如胎兒在母體裡的形象-黑夜裡的建築體以一條細長如帶狀的長管,聯繫在暗黑夜色中發光的玻璃盒體,片狀的前牆隱蔽保護著這看似脆弱的形體,一如記憶裡最深層在母體內的印象。

二.選用能感動人們的建材-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以絲般綿密的清水模為材料,在台灣正是受到崇拜的對象。但除了欣賞清水模高精密的材質印象,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它更像是中國陶土般的建築材料。當建築物完成時,它總是以一塊完整不可分的永恆性感動著我們,正如在台北故宮裡的中國陶瓷器一樣。

三. 減熱的設計
中台灣的亞熱帶氣候下,必然發展的減熱設計,包括:
1.建物四周的空氣層,透過水面引入冷空氣,並由電動可關閉的頂部通風器帶走熱空氣。
2.西南側玻璃加設LOW-E膜,以減少紫外線侵入。
3.西側設計大型遮牆,遮蔽來自台灣西向的午後太陽。
4.建物週邊設計大遮簷,如中國傳統建物一般,減少太陽射入角度。
5.屋頂植生物作生態隔熱層,降低來自頂部的輻射熱傳導。

四.反映當代資訊印象的空間形象-
身處電腦資訊廣備的時代,網路予人一觸即達與網頁層層疊疊的印象,我們嘗試將此表達於空間形式裡,如:由管道通往內部大廳的隱匿入口,與層疊片狀、模矩化可拆卸的透明玻璃單元隔間。

五.展現新的企業形象與想法-
我們希望新建築一改以往以大尺度及華麗的建材來展現公司恢弘印象的作法,轉而以較深層、較整體的建物質感與設計因子,來表徵公司的「態度」。其中包括成員的工作環境、效率化的設備管線和與多變性隔間,還有提供成員緩衝的休息空間等設計。

截圖 2024-10-30 上午9.56.19.png
截圖 2024-10-30 上午9.56.19.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