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歇雲
理和建設
2014
公設|景觀|立面
台灣|台中
——
設計總監|蘇靜麒
設計團隊:林文凱|楊慧蘋
——
層層疊疊山形成/
建築以簡約的片狀量體構成,表現出如山形的層疊效果。透過石材、玻璃、金屬等細緻材質,展現細膩的建築質感。
隱身街廓的綠與水/
營造「水與綠」的空間效果,讓風穿透,降低都市熱感。
基座穿透如綠園/
建築融入破碎地塊之中,營造從無序到有序的靜謐氛圍。
四季流動於山中/
建築露台如高山般呈現四季變化,對應古詩中四季意象設計。
雲歇腳於建築上/
頂層設施如山頂般設計,搭配湯池與戶外餐食區域
構成社區頂層的獨特空間。
獲獎紀錄
2019|
台中市都市設計空間大獎 經典獎
2020|
上海成功設計大賽 空間類 成功設計大獎




建築室內與景觀是一體的設計思考,而情境存在的情感區域,是我們一直希望帶給人們的「無形品質」,我們稱之「存在空間」。在本案裡,整體建築被描述成一座小山,建築以幾片極簡的片狀量體所構成,在片與片之間,以乾淨的玻璃為主,夜間同樣呈現剪影式的「山形」。這種類似中國寫意畫的幾筆線條,必須以相對細膩的石材、玻璃、金屬甚或磁磚等工法分割計劃與細部設計去表現,才不致成為粗糙的概念草圖,所以許多細部與細節結伴展開……。建築基座夾在南向的台灣大道及北向的小巷之間,為最佳減緩巷道壓迫感的方法,就是打穿基座下部,讓視線得以貫穿,看到南向高大的綠樹,所以基座整體下部挑起,量小的室內空間襯著水綠,在迂迴的街道巷弄中展開,基地嵌進破碎的地塊之中,由破碎的邊緣透過植物自然生展的修補而與週遭環境無礙的縫合。夜間的燈光以層層上照的線條燈光,將由低至高的牆面洗出亮塊,伴隨靜靜的深巷,在四週商業紛雜的街道間,卻也更深刻的對比出一種從無序掉進有序的---突然間 感到寧靜---的氛圍。



























bottom of page